上海海事局联合多家涉海管理单位共筑涉海安全新防线
为构建“全要素深度融合、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领域多元共治”的水上交通安全共同体,今年以来,上海海事局联合公安、海警、边检、海防办等多家单位建立涉海管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凝聚“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安全管理共识,共筑涉海安全新防线。重点对非法海钓、水上走私、非法采运砂、内河船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等水上交通顽瘴痼疾进行“排班制”联合巡查巡检,水上交通安全、重大工程建设和能源物资运输等重点工作得到了有力保障,上海港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一是以区域党建联盟为平台,助推“党建+安全”深度融合。推动成立“涉海安全防线”“护航长江口”等多个基层党建联盟,以联盟凝共识,以联盟汇众智,以联盟聚合力,通过资源共享、交流合作、经验互学,携手做大做强水上交通安全“同心圆”,积极争创“党建+安全”融合发展的新标杆,在思想上同频共振,在安全监管上同向发力。二是横向打破行政壁垒,纵向打通层级阻隔,构建严密的组织、队伍、运行体系,协同提升水上交通动态管控、组织协调、联勤执法和应急保障水平。定期召开涉海安全联席会议,群策群力强化高风险隐患治理。利用各方执法资源及管理优势,推动建立安全管理会商机制,畅通各方共享执法信息共享渠道,形成强大的执法威慑力。三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构建“1+N”海防安全管理新模式。充分整合各自管辖领域的社会资源,利用沿岸水工施工作业项目部、沿岸码头管理
方、沿岸视频摄像资源及属地管理单位群众基础等社会力量,形成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主体的“1”,社会力量多渠道监督途径的“N”的“1+N”海防安全管理新模式,一体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
近日,洋山港海事局执法人员在夜间电子巡航时发现一艘AIS信息显示异常船舶行迹诡异,经常夜间在临时作业点、桥区等水域长时间停留。该船AIS船名异常,且信号仅在部分水域出现,调查难度较大。海事部门发挥涉海管理协同机制作用,联合地方政府、公安、渔政等部门对嫌疑船舶可能停靠的码头、港池等开展拉网式排查,最终在大岙渔港内查获该船,成功联合处置一起非法改装乡镇船舶违规运输成品油案件。
下一步,上海海事局将依托基层党建联盟,深化涉海管理单位协同联动,融合各方资源力量,聚合各方职能优势,在水上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