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局服务保障LNG加注船在上海港实现三个“中国首次”
7月20日凌晨4时许,全球最大的LNG加注船“海港未来”轮在上海洋山深水港自动化码头完成加注作业后,顺利离泊开航,这是LNG加注船在中国首次夜间离泊航行,将有效拓展LNG加注作业的时间窗口,提升集装箱班轮准点率和码头生产效率。至此,上海海事局成功服务保障LNG加注船在上海港实现了三个“中国首次”。
先行先试,“闯”的精神助力“中国首次”LNG船-船同步加注。一是敢闯敢试提供制度支撑,上海海事局颁发国内首家LNG加注船舶管理公司资质证书和国内首家双燃料动力船舶船员适任证书培训机构资质证书;二是如履薄冰强化安全保障,反复论证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划定“移动安全区”和“作业警戒区”为加注船航行和作业过程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三是群策群力织密安全防护,在VTS远程监控、海巡艇现场护航、引航员谨慎操纵、作业现场安全警戒等多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3月15日,“海港未来”轮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成功为国际航行船舶加注LNG燃料7066立方米。
稳中求进,“创”的劲头助力“中国首次”LNG海上锚地加注。一是科学研判“海上加注”作业可行性,基于前期码头加注作业监管保障的经验,针对绿华山锚地水域的通航环境特点,联合海关、边检、上海市交通委等单位进行多次专题研究,论证作业期间对周围水域安全影响,研判风险隐患;二是攻坚克难保障“海上加注”可靠性,结合锚地加注风浪、海流、开放环境等实际情况,围绕兼容性匹配、锚地作业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安全保障措施和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针对锚地加注流程中关键风险点,建立安全操作管理细则;三是周密部署保障“海上加注”安全性,作业前,执法人员登轮开展现场监督检查,重点对船舶系泊情况、关键性设备设施、应急预案、人员防护装备及应急操作能力等进行现场核查。作业期间,执法人员开展跟船监督,指挥中心加强远程监控,重点关注作业区域水文气象和通航环境变化,多维联动严格落实作业现场管理。2023年4月26日,“海港未来”轮在上海绿华山锚地成功为国际航行船舶完成燃料加注作业。
再接再厉,“实”的作风助力“中国首次”LNG加注船夜离航行。一是坚持实干担当“会干”,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及其附近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等规定内容,查找相关依据、协助开展“海港未来”轮夜间进出港航行和靠离受注船专项安全评估,突破白天靠离泊限制,稳步推进夜间靠离泊,拓展作业时间窗口;二是坚持底线思维“能干”,组织业内专家进行专项安全评估,从设备拆卸、船舶特性、水文气象、人员压力及通航环境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保障方案;三是坚持多方协同“善干”,通过远程交通管理、伴航警戒拖轮及驾驶台团队多方协同,有力保障LNG加注船首次夜间离泊航行顺利实施。
截至2023年7月21日,在上海海事局的服务保障下,“海港未来”轮已为法国达飞集团、以星综合航运等全球著名航运公司集装箱班轮累计完成48艘次、约25.1万立方米LNG加注服务。
下一步,上海海事局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实”的作风,协同上港集团推动LNG加注作业在上海港稳步推广,积极开展甲醇燃料加注相关研究,为提升上海港全球竞争力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持续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