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 上海海事局
  • 吴淞海事局
  • 黄浦海事局
  • 杨浦海事局
  • 闵行海事局
  • 金山海事局
  • 浦东海事局
  • 宝山海事局
  • 崇明海事局
  • 洋山港海事局

上海海事局2020年工作计划

文章来源:局办公室   索引号:shmsa-0494-2020-75616   发布时间:2020-02-21 09:20
分享到:

上海海事局2020年工作计划

2020年,上海海事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全国海事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以海事“三化”建设为统领,以“建设国际一流海事强局,当好全国海事系统排头兵”为发展目标,推进五项工程、四大体系,全面推进海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征程中续写上海海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以初心使命推进党建政治引领工程

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作为政治机关的政治意识,全面加强党对海事工作的领导,党组织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的政绩,切实承担应尽的责任义务。落实局党组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执行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坚持举一反三,固化巡视整改成效,开展对基层单位政治巡察工作。

二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抓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交通运输工作、安全工作等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充分利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和“学习强国APP”等形式,丰富学习载体和内容。

三是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抓好检视问题整改和专项整治基础上,注重形成长效机制,总结提炼主题教育经验做法,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党员干部终身课题常抓常新,把守初心、担使命的精气神真正转化为解难题、抓发展的推动力。

四是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考核办法为抓手,督促基层党建责任有效落实。持续推进“党建先锋工程”,深化支部功能发挥,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增强基层组织力、一线战斗力,开展机关支部和基层单位党组织联学共建“结对子”。注重党建品牌培树,增强品牌生命力、辐射力,形成更多具有实践特色和辖区特点的党建亮点品牌,引导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建功。

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部海事局党组关于“四责协同”机制建设的要求,加强对局属各级党组织、纪检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压力传导、责任联动的指导和监督。用好“责任项目化、项目责任化”有效抓手,加强对处级领导干部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项目和履责纪实的督促和评估。健全完善具有上海海事特色的“12345”政风访察工作机制。完善海事一线执法大队政风建设工作机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五个禁止”规定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海事行政执法、基本建设、船舶修造、物资采购、选人用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坚决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坚决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持续加强纪律教育,持续强化纪检专责监督。贯通运用“四种形态”,严肃监督执纪问责,不断提高信访举报处理和问题线索处置工作水平。

(二)以先行担当推进战略规划升级工程

一是学习领会宣传贯彻认真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研究找准上海海事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服务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绘就的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大写意”下,绘制上海海事发展“工笔画”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建设国际一流海事的指导意见》精神,切实将各项任务转化为推动上海海事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成立局专家委员会,加强海事发展战略研究。

二是深入推进海事“三化”建设。以“三化”建设为统领,对照“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目标,开展“三化”建设攻坚行动,系统梳理、查漏补缺、加快推进。总结评估“三化”建设经验,固化成果,加强宣传推广。巩固基层执法机构建设成效,扎实推进执法大队建设,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载体,把海巡执法大队建设成为守护水上安全的前沿阵地、依法行政的模范窗口、干部人才培养基地和基层党建先锋。

三是全力以赴打好“十三五”规划落实攻坚战。积极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加快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建设,为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跑好“最后一棒”。加强资源协调和统筹推进,落实规划实施各项保障工作。强化规划权威和刚性约束,加强规划实施督查指导,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加强项目储备,统筹做好“十三五”与“十四五”规划项目的衔接。

四是精心谋定“十四五”规划。在全面客观评估“十三五”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科学运用规划编制工具,提升规划编制的开放性、包容性和科学性。提升总体谋划能力,高质量编制局“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各项分规划,凸显发展战略对上海海事总体工作的引领作用。积极跟进上级和地方相关规划编制动态,加强衔接协同。

(三)以更实举措推进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一是精准管控强化系统治理。强化重点时段、重点水域、重点船舶管理,进一步提升VTS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加强VTS、电子巡航和现场巡逻船艇执法车的协同联动、综合应用。加强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管理。强化码头靠泊管理。根据信用评价实行分类监管,强化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海上人员伤病医疗救援演习。继续落实区域性渔船水上搜救联动机制。拓宽海上搜救志愿者服务渠道和内涵。

二是严格规范强化依法治理。积极参与上级立法,及时跟踪《港口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海警法》等最新立法动态。争取地方立法资源,推进《上海市海上搜寻救助办法》立法工作。加强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切实做到减量提质。在告知承诺制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减证便民,更大力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完善海事权责清单,明确事权层级和履职标准,明晰执法界线。推进规范化海事执法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严格执法监督,强化责任追究。

三是标本兼治强化综合治理。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重大隐患治理2020行动”,集中整治一批长期性、反复性、根源性事故重大隐患,严格管控高危风险。做好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完工后的交通流组织管理和研究。研究北港水道通航可行性,加强北港水上安全监管。继续整治脱管船舶。建立完善内河船涉海运输治理长效机制。开展船舶AIS设备使用规范化、船舶配员、船员服务簿记载等专项检查。开展国内航行海船和500总吨以下国际航行船舶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全面开展水上无线电管理集中整治行动。加强水上液化天然气加注作业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拓宽与引航、港航公安、海警等涉海单位的合作广度,深入推动行刑衔接和“政融结合”,推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做好港口建设费相关政策延续和调整完善的应对研究工作。

四是责任落实强化源头治理。实施航运公司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对非适用体系船舶安全和防污染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工作,深入推进第四批船舶实施NSM规则,从严整治“代而不管”现象。鼓励推动航运公司实行体系在线培训、在线管理和在线监控,防范遏制“两张皮”现象。推进船员综合评估改革试点,加强船员培训管理,提升船员素质。进一步强化海事调查实验室作用发挥。继续开展典型事故案例教训进航运公司、进船员培训机构、进渔村活动和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五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措施,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强化船舶污染物排放全面监管,推动提升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能力,推进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残油污水闭环管理。落实水污染行动计划,开展船舶水污染专项整治。全面推进船舶污染清除协议制度落实。做好船舶压载舱沉积物管理。推进全球限硫令实施,率先研究脱硫塔残余物接收处置闭环管理、不合规燃油处置、船载燃油取样检测等。贯彻落实《国家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加强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探索建立船载危险货物全程识别跟踪监管机制。推进船载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制定,开展海上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综合演练。提升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对重大油污事故应对能力,进一步发挥船舶油污损害理赔事务中心在海事监管中的作用。

六是开放合作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基地作用,进一步推进国际海事交流与合作。开展2020年中国—东盟及相关国家VTS操作人员能力建设培训。做好迎接2021年国际海事组织强制审核准备工作。聚焦国际海事重点热点问题,加强跟踪研究,积极提交提案,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在逐步提升中国海事在国际舞台上的技术贡献度、话语权和影响力方面作出上海海事贡献。

(四)以需求导向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一是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夯实硬件、软件和数据基础,加快推进“一网统管”。升级电子巡航系统,整合选船系统,打造上海智慧海事指挥监管平台。推进上海化工区智慧海事项目应用。集成各类手机端应用,建设使用操作便捷、信息查询高效的移动执法平台。完善海事罚款“国库直缴”,探索拓展支付宝、微信等更多渠道,代部海事局实施港口建设费退费功能项目建设。实现国内航行海船法定证书自动识别校验检查。推进国际航行船舶进口岸查验自动审批。探索建立船舶动态管理平台。

二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持续完善海事“一网通办”平台。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全新设计与应用,推动更多事项“全程网办”,实现相对人“一次不用跑”。整合报告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张清单报告”;加强与“互联网+监管”系统智能联动,实现“一张清单检查”。探索信用信息管理在“一网通办”平台的应用,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三是不断加强新科技运用。开展科技项目研究和技术难题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加强VTS、AIS、CCTV等数据在海事执法中的综合应用,探索AIS、VTS信号叠加,提高监管精准度。扎实推进LRIT改造项目建设,落实“中国LRIT国家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和辅助履约等工作。探索运用云服务、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人脸识别和证书数据实时获取,提升海事智能监管服务能力。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对海事科技发展的支持和多渠道资金保障。

四是强化数据效益发挥和网络安全保障。扎实推进内部数据质量治理和外部协同数据收集,建设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发挥数据资源关键支撑作用。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研究开发各类数据资源产品,为科学监管、精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完善网络安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防范体系,强化应急处置,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五)以丰富载体推进文化价值凝聚工程

一是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管理和舆情监测引导。深入开展细致的职工思想状况调查,摸清研透广大干部职工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不断推出有思想含量、理论分量、话语质量的思想政治研究成果。开启道德建设新征程,倡导全员修身行动,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

二是努力提升海事文化建设质量。召开局文化建设推进会,整体规划并推动全局文化建设系统集成,发挥文化引领和凝聚激励作用。探索建立文化建设传播体系,打响上海海事“卓越·一流”文化品牌金色名片。优化中国海事博物馆、局和分支局文化阵地,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编制《海事核心价值教育导则》,激发干部职工职业尊荣和价值认同。发挥好各级文化展示平台作用,广泛开展各类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是不断扩大新闻宣传社会影响。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提前介入、共同策划年度重大新闻选题,讲好上海海事故事。推动新闻宣传区域协同联动机制建设,共享信息发布资源和平台,扩大新闻宣传的辐射度和影响力。主动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按照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组织新闻宣传技能比武,增强内功、提升本领。

四是切实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研究细化先进典型培树工作措施和路径,大力推动全国性重大先进典型的选培树宣工作,辐射培育更多先进团队和个人,在全局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在“十三五”收官、“进博会”服务保障、服务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等方面开展各类立功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继续深化劳模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之家、职工小家建设,发挥暖人心、聚力量的作用。

(六)以更高站位推进监管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推动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落实部海事局关于推进长三角海事一体化融合发展意见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应用为导向协同推进长三角海事信息化建设。研究边界水域协同执法,推进交叉巡航,完善搜救应急协同工作机制。推进区域内船舶转籍“不停航办证”和运营船舶异地检验互认。建立健全华东片区海事调查协调机制。推动实施船员服务便利工程,推进建立区域内江海直达特定航线船员培训考试发证和现场监管协同机制,试点开展长三角区域评估员异地评估交流。推动建立长三角港口建设费联动稽查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海事监管与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

二是主动融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全面落实局服务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实施意见各项举措。推出新片区版本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鼓励应放尽放、先行先试。进一步完善“中国洋山港”籍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对接地方有关部门做好境内建造船舶入区登记的退税相关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逐步推进符合条件的外国船级社对自贸区内登记的国际航行船舶实施法定检验。

三是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托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帮助,优化营商环境,制定落实全力打响上海海事监管服务“品牌”行动计划,对接国际、争当样板,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落实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新机制,继续推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和“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工作。积极参与“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全力支持打造北外滩航运服务品牌及能级提升。大力支持上海“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建设,服务“三游”(邮轮、游艇、游船)经济,保障邮轮准点率和安全率“两个百分百”,服务浦江游览实现初步建成世界级旅游精品的目标。做好小洋山北侧开发等重点工程项目,第三届“进博会”、上海市旅游节、航海日等重大涉水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

(七)以长远视野推进基础装备支撑体系

一是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设备进场、安装调试及软件开发工作,全面完成船员评估示范中心项目建设。推进长江口海事监管基地配套工程建设努力推进崇明基地项目落地,争取临港基地项目有实质性进展。

二是有序推进船艇建设。推进20米级新型铝合金巡逻船、沿海330米级A型巡逻船和1020米级钢铝巡逻船的建造以及4处趸船浮码头工程建设。认真做好40米级和60米级B型巡逻船建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30米级新型铝合金巡逻船交接使用工作。开展船舶管用养修工作,提升船艇装备使用效能。加强海巡船艇配备研究,积极争取无人机、无人船、大型海巡船等项目建设。

三是积极推进装备效能升级。以性能可靠、保障有力、管用到位、效能充分为目标,打造船艇、飞机、移动指挥车、无人机、海事单兵作业装备协同运作的海事综合监管装备框架完成VTS改扩建工程建设。在巡航执法中发挥新型固定翼飞机和工业级无人机作用。科学配置执法单元现场执法装备,加强智能遥感救生圈、水下机器人等新技术应用,提高实际配备和基层需求的一致性、匹配度。

(八)以更大力度推进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一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贯彻组织人事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干部队伍全面发展。着力建设善于引领发展的基层领导班子,落实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优化班子整体结构,提高班子驾驭掌控能力,推动班子整体功能发挥坚持科学选拔任用机制,落实《上海海事局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领导干部队伍。以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以青年骨干实训、重大任务实战为重要载体,健全年轻干部培养、使用、管理的良性机制,把发现培养年轻干部作为各级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发挥职务职级并行激励作用,探索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贯彻《交通运输部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办法》,加强干部考核激励机制研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更好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研究修订特定身份人员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强化干部管理监督。

二是加大各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推进落实《上海海事局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重点任务,压实基层单位培养人才责任。以全面推行海事专业领域首席制为抓手,完善海事人才专家库建设,选拔培养一批在系统内具有影响力、在国际上具有话语权的高端专家人才。全面实施海事业务导师带教制度,持续优化专业骨干人才队伍梯次结构,进一步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发挥共青团重要作用,找准青年工作服务和促进海事中心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激发青年队伍活力,持续拓展深化陈维式青年人才团队建设,开展陈维式青年人才创新大赛。强化岗位实践锻炼,加强综合实用型人才培养,提升一线队伍综合执法能力。聚焦初任培训导向作用,完善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模式。

三是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管理加强公务员分类管理、职级管理、转任交流、考核奖惩等管理制度建设,落实公务员队伍建设新要求。探索公务员日常考核,注重实干实绩。贯彻落实《2019-2023年上海海事局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分级分类实施体系。开展“深化全员教育培训年”活动,创新方式方法,提升队伍专业精神、履职能力和综合素养。

(九)以务实作风推进内部综合管理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把抓基层、打基础、强基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抓基层,全面强基础。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面和负面清单,严格规范管理、整肃风纪,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工作作风。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把创先争优同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紧密结合,努力建设“模范机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服务。精减考核、科学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

二是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效能。构建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以体系管理为抓手,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抓好统筹协调,完善方针目标管理,建立完善日查、月督、季考工作机制和科学的跟踪督办机制,提升工作绩效。抓好综合安全管理,做好人员、船艇、消防、车辆等内部安全管理和保密各项工作,切实推动局内部综治和信访稳定,强化责任逐级有效落实。强化固定资产清查,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新构建后勤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推进保障体制一体化、保障方式专业化、管理模式精细化。

三是全面提升财务审计工作水平。强化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统筹资金保障,优化支出结构,开源节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增强成本控制意识,深入挖潜资金渠道,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巩固内控第三方测评成果,以评促建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加强改进审计监督,进一步巩固完善财务审计体系建设。

 


上一篇: 上海海事局十四五规划上半年工作情况简述

下一篇: 上海海事局2019年工作总结